走进安宣东的艺术世界,可以看到墙壁四周挂满了他创作的牡丹图。那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一幅幅国画牡丹,犹如在春风里舞动着的少女,细雨中款款送来缕缕芳香,真让人感觉走进一个繁花似锦的牡丹园一样,让人流连陶醉。
站在面前的安宣东画家,我们没有看到他在鲜花和荣誉面前飘飘然,没有看到他扔掉书本放弃继续钻研。他说他永远要做一个“还没有画出最满意的牡丹”的人民画家。他经常无偿捐赠自己的画儿给那些懂得艺术之美的人,只要有人需要,他就会拿起画笔孜孜不倦地创作,废寝忘食也觉得快乐。每当他看到别人拿走她的画时那欣喜若狂的样子,他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安宣东,1959年出生于山东章丘,在当地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他自幼酷爱绘画,对画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他都善于观察,用眼睛发现大自然的美,用心记录每一朵花的美丽。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画画只是藏在心中的一个美好梦想,直到1996年从部队转业,这个梦想才得以生根发芽,而且一发而不可收。
安宣东认为:绘画如同音乐,没有国界,并且是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视觉艺术,欣赏者与牡丹画咫尺相对、便可以深入地交流,感受无限美好,无声胜似有声,这就是艺术的真正价值吧!
回想他最早接触到的画是一张工笔牡丹图,那是一张粉红色的牡丹画,那花瓣肥厚鲜嫩,由浅入深,层层叠叠,翻飞起舞,水灵得好像用手一碰就能滴出水来似的。那雍容华贵、风情万种的神态深深地打动了他,从此便与牡丹有着不解之缘。再后来听蒋大为老师的《牡丹之歌》,优美深情的旋律更深深地震撼了安宣东的心。心中便已经暗下决心,一定要画牡丹。
每逢牡丹盛开的季节,他都要去观赏它的丰姿美态,用双眼、用相机,记录下无数个美的画面,留待日后细细品味、研究。每每此时,都会想起《秋翁遇仙记》里的牡丹仙子,她们绝美的身影、飘逸的姿态,仿佛在牡丹丛中翩翩起舞,他说:“我会与她们交流,与她们对话,同她们共舞,如痴如醉......”
在历代画圣中他觉得王雪涛,田世光的花鸟画对他影响最大,尤其是在构图、色彩、结构上,意境等使人遇到是一种幸运,观之是一种满足,品之是一种精神盛宴。
安宣东老师的作品,有的清新典雅、色彩明丽,营造出一种唯美、浪漫的意境;有的色调沉稳,绚丽空灵、装饰性很强。有的则色彩强烈,但杂乱而又有序;有的小巧玲珑,有小家碧玉的气质,所有牡丹画都表达出作者热爱生活,对美好的追求。
欣赏他的作品,仿佛有一种穿越古代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跨界之感,实乃一种美的享受。 艺术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但创新的基础离不开传统,离不开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关系。正是由于他多年努力坚持师法传统,师法古人,师法自然,凝聚了自己的天赋、胸怀、人品、学识和修养,才练就了深厚的书法、笔墨功力,才能立足于传统不断地创新。其情调、意味也完全是中国式的,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突出的是中国画的笔墨意趣。
安宣东在艺术实践中感觉到:现在生活红红火火,自董其昌后倍受推崇的淡雅恬静的南宗艺术已不太合大众口味,但南派的文人画意蕴又不能丢,丢之则俗气。如何把南宗的轻柔与北派的刚劲传统艺术合一,这是个新的重要课题。他便以牡丹为主体,试把水墨与重彩结合起来,努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古今融合,雅俗共赏的艺术视觉。 关于作品中大胆运用色彩,安宣东说,画家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应该另起炉灶放弃传统文化,不能只用西方那种理念进行中国画的创新,这违背我们民族文化的原则。他的画作是在中国传统的技法和笔墨语言的基础上,加入西方的色彩绘画理念,但所有的原料都是中国传统的东西。“用传统的笔墨,用当代的构成,来画生活的感受。”安宣东说,这是他对生活和画作关系的认识。 纵观其作品不难发现,他将西方绘画艺术的明暗、光影变化、色彩于质感的表现手法,融入牡丹绘画之中;他画枝干自如,于转折顿挫中充满美感的律动;他画叶,多用墨,或浓、或淡、或干、或湿,浑厚华滋;他画花朵,色彩斑斓,别具鲜妍典雅气度。他笔下的牡丹如沐晨露,如沐春风,仿佛是画家用色彩的旋律弹奏出的一曲大自然动人乐章。“淡妆浓抹总相宜 ” 中国写意画,看似随意,其实每一笔一点都有构思和设计在里头,绝不随意。每次作画完全随着当时的心情、思维去画,每幅画的感觉都不一样。当然会有败笔,安宣东说真正达到“废纸三千”的程度:稍有不到位的地方,肯定弃之纸篓。这种完美主义正反映了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高标准、严要求,绝对不敷衍塞责。
他画牡丹富有创意,追求一种气势、一种神韵,使整幅画线条圆润挺拔,笔触潇洒流畅,独具一种生趣盎然、空灵典丽、意韵飞扬的风格。他画牡丹常常是有所寄托,寄寓对生活的感受,抒情达意,主题鲜明。他阅历丰富,气质涵养深厚,坚定而乐观。所有的气质透在画里,花见其人,画见其人。
近赏其画,恰似刚从园里采来的一束真牡丹开在你的眼前,花瓣鲜丽层次分明,花蕊清亮点点舞动,翠叶拥抱阳光下的花朵,花和叶似在微风的轻抚下向你点头致意。
而最令人敬佩的是,安宣东有着坦荡的胸怀,远大的抱负,这一点从他清脆的语调和爽朗的笑声中就能感受出来。他豁达纯粹,率性要强,言谈举止处处表露出几分童真和幽默,他从不为名利羁绊,虽早已享誉盛名却淡然处世平和,他感悟生活,热爱生命,对艺术事业充满执著。更难能可贵的是,虽早已享誉盛名却仍埋首内敛用睿智和情思创作,不断升华自己的艺术表现力,这必然让他在艺术道路上步入更超然的境界,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