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 联系我们

书画展板: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资讯>书画资讯
祝贺著名艺术家曾迎春作品亮相全国政协文史馆
发布时间:2017-08- 新闻来源:

2017年8月22日,由中国国画画院、国家艺术基金主办的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工作室(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作品展在中国政协文史馆拉开帷幕。展览中,47位学员的190幅作品呈现出的多元化的新图式、新创造获得业界的一致认可,体现了该创研班教学模式的成功。

该创研班历时两年,作为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之一,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任导师,学员包括丁密金、王晓银、王伯勋、王兴华、王学辉、王平、毛娜、卢冰、叶华、陈联喜、李宏钧、李望平、朱尽晖、李振良、李连宽、李宽、刘浪涛、李晓柱、吕书峰、乔宜男、刘军利、刘西洁、刘永杰、杨帆、吴昊、何二民、巫卫东、张禾、陈风新、杜道伟、张立奎、陈庆华、张立、周士钢、尚可、周一新、武小川、郭子良、郭茜、姜怡翔、候晓春、顾平、黄庆安、曹宝泉、曾迎春、谭崇泉、魏广君。

与其他工作室不同,这个班学员主体构成有其特殊性。各位学员均在各自的不同学习背景下取得过不同的成绩,有些甚至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不凡的敏感和坚实的功力,杨晓阳认为,既然是名家汇聚,其教学就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和"学",而是真正的教学相长。他坦陈尽管自己在美术学院也教过博士,但博士教学是有指向的,而面对这样一批名家学员应该怎么教学,一开始他心里也没有底。经过不断与学员交谈思考,杨晓阳明确提出了"器道并重、一人一品"的教学理念,"形、神、道、教、无"的"五字箴言"和"题材模糊化、意义多元化、章法多维化、用笔书写化、造型意象化"的"五化"创作方式以及"减法式"的"归零"教学概念。

艺术家杨晓阳(右一)、理论家刘龙庭(左一)、艺术家曾迎春(中)

所谓"器道并重",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和技巧并驾齐驱。他解释说,首先,这个工作室要理论和实践并重。"创作者不能在高原定居,因此,理论的突破就变得尤为重要。"他要求学员从理论的研究起,每个人探索自己独特的切入点。

谈及对该创研班的教学理念,杨晓阳表示,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师问题,教师的根本立足点是关键。文化自信与世界眼光、艺术精神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重点,以及因材施教是使整个教学过程及结果能否达到"器道并重、一人一品"的重要环节。杨晓阳在该班的教学过程中用民族精神、文化精神、艺术精神等8个概念阐述他的系统。他介绍道,由于全国大量"取长补短"的教学班已有基础,因而该创研班采取"扬长避短",即把别的班的"加法"变为"减法",发现每个人的独特性,形成特点,提醒每个人清理当下流行的共性,以便重新开始创作。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评价该班最大的贡献是杨晓阳帮学员来破题,而且找到了一些经验,"归零"就是一种经验。这个班在不同的层面上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杨晓阳和学员平等地探讨,针对每个人不同的艺术水平和状态,找到破解的方法,这种超越通识,找到属于艺术自身的东西才是最难得的。

该创研班部分学员与理论家薛永年、刘龙庭、陈醉、赵力忠、卢禹舜、张晓凌、纪连彬、张兵、丁杰、田黎明、孔紫、丁宁、王志纯、郑工、刘中、刘占文、梁占岩、贾广健、韩振刚、陈风新、刘罡、李晓柱、蔡景富、李爱国、乔宜男、王艺、王平、邱雷、董雷等,以及社会各界的嘉宾钱理红、陈炜、李铁建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围绕展出的作品和该工作室教育模式等问题召开了研讨会,薛永年、赵力忠、刘龙庭、陈醉、杨晓阳、纪连彬、孔紫、丁宁、王志纯、郑工、梁占岩、赵奇、贾广健、刘罡、刘中、乔宜男、王艺、王平等嘉宾及工作室部分学员参与讨论,研讨会由张晓凌、王平共同主持。

作为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工作室(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的优秀学员之一曾迎春是当代画坛中是很有特色的一位,她能敏锐地看到生活和大自然中的某些现象,并能将其提炼升华为引人深思的作品。她的每一幅画都是一种哲学式的发现,每一幅画都是一首无言的诗。她摄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又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某些表现形式,构思奇巧,寓意深刻,充满了惆怅、玄远、迷蒙与空灵的诗意。其深刻的洞察力、高度的概括力和非凡的艺术激情,其博观约取、举重若轻的风骨风怀,吸引了无数的鉴赏者、爱好者和收藏者,形成了一种为国内外所瞩目的事实上的"新中国画"。

参展艺术家曾迎春与中国女美术家协会主席孔紫在一起

参展艺术家曾迎春在学术研讨会上

曾迎春简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创作研究院专业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泰艺术家联合会理事,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副秘书长,同泽画院副院长,北京华夏名流画院副院长。

曾迎春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有获奖和被收藏。多次在国内外多家美术馆、艺术馆等地举办个展、联展。国内外多家广播电视、专业报刊杂志均对曾迎春的艺术有专题报道和介绍。出版有《当代名家曾迎春画集》,《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有潜力的画家》等画集多部。

艺术家曾迎春与艺术家梁占岩在自己参展作品前合影

参展艺术家曾迎春作品

艺术家曾迎春参展作品

媒体支持:新华网、光明网、学术中国、中国美术家网、书画频道、国学频道、东方艺术媒体联盟、中国书画市场报、东方金典艺术网、色彩轩艺术空间、经贸文化网、新时代艺术报、时尚周刊、都市精品、收藏网、汉唐艺术网、中国书画家影像网、《中国水墨》杂志、道东艺术网、5A画廊、网易、人民美术网、消费日报网、国画先锋杂志、中文华夏网、艺美中国网、琉璃厂在线。

标签:  全国政协   文史馆   艺术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