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生产、艺术与收藏
作者 吉祥
艺术品收藏古已有之。生产、生活和艺术是伴随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存在的,艺术品收藏活动是在艺术品产生后才有的。一谈到收藏,仿佛是专指富贵人家收藏文物艺术品,其实如果从大概念来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就已经有收藏意识和收藏行为了。比如说人们在生产中遵循自然规律所做的“秋收冬藏”,就是要收藏粮食,用于储备过冬,好让生命体可以在大自然进入寒冬时得以延续和保障生活品质,原始朴素的收藏理念已经形成。从生活必需品逐步推衍到有艺术设计感的收纳器物等等,收藏行为逐步上升到主动性的文化层面。收藏的实质就是为了拉长价值存留的时空,好为人类能够在大自然固有的限制下扩展生存的维度。在朴素的产业链条看,收藏是介乎生产和生活之间的,是先有生产,再有收藏,而后是生活。
文化艺术服务于生活
生产和收藏都是为了生活服务的,文化艺术品收藏同样如此。除了宗教体系是求“赴彼岸”,追求来世能在非物质世界永生或者不同世界层级轮回流转以外,人类逐步坚定了现世是人真正能把握也是最重要的时空生存生活环境。现实的现世里的生产活动和收藏行为无疑都是为了人现实生活服务的。人的生活包含了吃喝拉撒睡,运动和玩,整个生活围绕人个体的生老病死运行,这其中除了正常的维护生存和物质生命个体的健康存在和良好繁衍的物质需求和享受外,“玩”或者说“娱乐”成为生活里的精神活动。中医学有两个核心思想,一个是治未病,一个是强调精神对肉体的巨大影响。我们无需探讨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孰重孰轻,两者在人生活中同时并且在不同阶段都起着不同分量的重要作用。其实有关文化艺术,无非是有高等精神需求的人的“玩”。这些人包含了创作者、收藏家、欣赏者等等。从我经验看,无论是什么目的接近富含精神因素的文化艺术和收藏活动的人,多少都是有对高层精神生活有比较强需求的人。人类浅层的精神娱乐活动数不胜数,而相对高端的文化艺术也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门类中的书画,成为中国古代琴棋书画中重要的精神活动门类,并且上升为自我修为和晋升仕途的必修课。而在西方,绘画也是权贵富豪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富贵人士肖像绘制、宗教题材壁画制作、富豪家居风景画装饰等成为权贵的精神品质象征。审美作为绘画的核心,通过创作作品、生活物品设计等,成为人精神活动的核心。可以说审美在融入生活的广度上比音乐强,在容易被不同层面人群浅层接受上比文学强,在精神动静运行体验上和体育是对等的地位。作为和物质服务于人生活的对等的另一面,较之物质文化艺术服务于人有着自身的特性。物质无论如何开发,除了阳光、空气、水似乎是在人类需求量上接近取之不竭,其他土地、能源等物质来源总面临无法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呈现贫乏的境况。而精神性的文化艺术,其特性是随着人类代代相传积累,其能量和积蓄越来越丰富,其积蓄趋势只有上升,没有下降。文化艺术收藏品虽然因战乱和其他因素有减损,但是基数一直在变大,而艺术品的质量也随着人类文化教育的传承境遇,出现阶段性高峰的曲线波动,形成人类文化进程群山一样的生态。
文化艺术品的价值
艺术品收藏的出现是伴随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作为文化品类之一,为了能够承载高质量文化传承时出现的。人类的物质流传于天地间,同样人类的文化传承流转,根源也是来源于天地。但是作为人类自身的生存经验和认定的价值,其自身的流转和传承是带有人类自己的鲜明印记的。应该说,人类的文化传承,传承的主要是人类的高质量精神和情感,传递着人与天地、人与人的精髓关系。这种传承,需要高品质的人与后人“口眼相传”,也需要将人的高质量文化精神和价值物化到文化艺术作品中,通过收藏流转来传承价值。这里需要提一下,“口眼相传”就是指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拿出来可以举的实例就是文化艺术的收藏品。所以能够作为收藏品的文化艺术作品,要具备凝结了较高的文化艺术含量,可以让人通过收藏品可持续的感受和学习到前人在作品中注入的文化艺术精神和价值,受到文化熏陶。有高文化价值的收藏品中所包含的文化精神价值是已经固化、物化了的,除非这件藏品被损毁了,那么这个价值是不随着后人的褒贬所损益的。收藏品中的文化精神价值通过主动收藏流转继续存在和生发,通过后者被熏陶被教育后,生命个体的文化含量提高,从而得以将文化精神传承下来。如果生命个体能再创作,而后形成新的有价值的文化艺术作品,进入人类收藏流转的序列,就能够继续扩充人类的文化经验和文化精神。
能形成值得世代流转的文化收藏品的价值所在,就在于创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必须是能表达出凝练的反映人类共性的文化精神价值,只有作品中含有这样的高水平的人类共性的文化精神,符合人性真实的情感和经验积淀的作品,才具有可以让后人不断传承、转载、收藏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文化艺术作品的魅力也在于,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以及文化艺术创作者不同的天性、情感和境遇,文化艺术品在面貌和个体情绪呈现上具有个性化特征,这也是文化艺术价值区别于人类其他价值宝藏的特点。文化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特性因素往往能够激发后人的学习兴趣,而其中的共性价值能最终打动和教化后人。这两点规律,造就了文化艺术品成为生产和生活的纽带,成为人在繁重生产后,能够为自我完善和提高提供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现在东西方两个体系的文化系统,虽然有着思维方式和系统构架的不同,但是在根本上东西方的艺术品还是符合我上述的规律的,都兼有共性价值和个性表达两个方面的特征。有关东西方艺术品高低的判断,往往集中在中国艺术追求共性,特性面貌似乎不足;西方艺术追求个性表达,似乎艺术发展呈现批判性颠覆而持续稳定性不足。从上所述,共性和个性是一个根本价值的两个方面,只存在面貌和角度不同,没有高下之分,在东西方艺术价值争论中,无非是兴趣爱好偏重的争论,也是争论者挑刺眼光和狭隘心态使然,最终都会回归人性探讨。
文化艺术品的价值和物质的价值,相同点其实都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能量。文化艺术品这种能量,通常被人称为软实力,类似于人的内功力量,往往比物质能量要更劲道,更持久、更有渗透性。在四大文明古国里,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持续流传下来的古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文化的强大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中国历史上,几次少数民族当权的时期,能将朝代立足兴旺的原因都是尽快将先进的汉文化嫁接过来的。文化艺术品这样的内力型能量,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在鲜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影响着鲜活的人,其生命力通过人的身心改变,体现出其无尽的持久的能量价值。这种能量行走于人间,具有鲜明和牢固的人类特性,完全以人类的文化游戏规则呈现出生机活力,却也处处以人的高超行为痕迹显现天地万物之精神、灵气。最终,真正具有高价值的文化艺术品能量,是能量本身将当下的人心吸引过来,心悦诚服的接受并且主动改变自己,这种在高层次的同化力量,也是人类和其他物种不同的表现——精神和灵性的主观意向需求。不敢说人的文化、艺术、宗教等等精神层面的能量,使得人类统治了地球,但肯定可以说这个能量是无比重要的。
文化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
包含有人类设定高端价值的艺术收藏品,通过流传有序的文化传承收藏行为,传递了文化能量,最终是要通过这种高端能量影响当下鲜活人的身心。由于能量的高端特性,使得文化艺术品不能很快的在低层次文化水平人群中被接受。于是人类的收藏游戏规则,将艺术品收藏活动自然形成同时有价值传承和价格延续两种特性。价值传承直接为生活服务,而价格延续是作用于生产价值延续后继续为生活服务的。只有艺术品有了价格,才能以当下流通标准被广泛现实的人所真心关注,销售流通,收藏展示。生活,指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产,指人类从事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和过程。广义上说生活包含生产。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使得生活丰富和具有持续性,能够有效对冲人口数量的增长和提高人口生活的质量。这些活动中,价格成为活动流通的媒介和标准,成为文化艺术品介入生产和生活的有效途径。艺术品创作者创作的作品实质是生产行为,生产出产品后,通过艺术品的价格流通传播。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院长庞龙(左)、吉祥(中)、著名国际电影导演贾樟柯(右)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浮动。当文化艺术创作者创作了具有价值的作品后,作品面世成为产品,形成了波动变化的价格,将艺术品的价值以当下的价格在空间中推广开来,这就是俗称的当代艺术品的产生、推广、流通过程。我这里指的当代艺术品不是常言的西方精神含量的艺术品,是当代在途的中西方所有艺术品,是按照时间来划分的。要想研究清楚当代艺术品的价值、价格规律和如何服务于人的生活的,就必须研究清楚古代和近现代艺术品的价值、价格规律。古代和近现代艺术品的价值、价格已经基本恒定,在国际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些已经被美术史认定了价值的作品,价格在各大拍卖行和藏家间流转时基本稳定,并且随着货币通胀逐步上升,成为实实在在对冲货币通胀的有效产品。由于价值、价格恒定和逐步上升这两个特性,这些大师级别的作品,成为国际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贵族、富豪争相收藏的作品。由于这些大师的作品,价值随着历史推衍,已经基本被认定清晰。在流通和收藏行为中,藏家们多数考量的是作者在美术史的价值地位,其作品的真、精、新和作品在画家艺术旅程里的位置,没有过多在意价格问题。甚至于有眼光的藏家遇到大师代表作,会在拍卖行中以超过约定俗成数倍的价格买下来收藏。这种类型的作品才能称为藏品,呈现流通性很低的态势。甚至于往往是拍卖行平台要反过来求藏家能否割让藏品售卖,一旦有代表性作品出现在流通平台上,国际各大买家就会争相竞拍。研究经济的人会说没有只涨不跌的产品。恰好,这类大师的作品价格趋势在国际范围内是只涨不跌,保值率高的惊人。我们看当年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时,购入了相当多的中国大师作品还有梵高等西方大师的作品,创造了一个个刷新价格的神话。当日本经济下滑后,这些作品成为回流作品,进入经济腾飞的中国市场,继续保持价格的稳定。由于文化价值的人类认定性和经济在全球各地起落流转的规律,大师作品只会依照自身的价值,跑到当下最有实力的富豪那里去。可以说:没有长久的富豪,却有价值价格恒定的文化艺术品。极端的例子是很多残酷的战争下,军阀都会掠夺和转移被侵占者的艺术收藏品,而逃难的人会选择随身携带流动性强的金银珠宝和几件艺术品收藏,用于应急吃饭和未来东山再起。这类作品才是真正的收藏品,收藏品就是要藏起来,少流通的。能够支撑富豪收藏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类作品价值高、有深度,能够长久的通过作品浸润到藏家的生活中,并且在价格上恒定,满足了收藏艺术品充实自我家族精神生活和保值增值的目的。除非富豪经济境况出现危机,是不会出让这些富含价值的作品流出自己家族的。尤其中国过去年代,主张为子孙留下文化遗产,出让藏品往往成为满丢人的事件。
非当代艺术品价值的“博物馆泡沫化”
经济学家会质疑我上述论断,因为我说这么有价值的作品,被一代一代的大师们创作出来,作为文化产品其价值总量只增不减,那么当代的产业资本和货币总量怎么可能对应这么多艺术品?这里我要提出一个“博物馆泡沫化”理论。事实是无论多么大的资本家族,全部资本也往往买不了多少大师作品。我们说当今社会,有几个家族能买得起《蒙娜丽莎的微笑》?国际顶尖艺术品往往会达到举世无价,无价就是泡沫,成为实质性顶尖价值的泡沫只能被收藏在博物馆里。所以,艺术品收藏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其上升价格是参考全球货币总量上升的,所形成的价格总量泡沫是要由国立的这些博物馆、美术馆吸纳掉,好维持在流通中价格不断上升的稳定性。博物馆通过非实际流通价格也就是官方收藏价格和收藏家捐赠收纳了作品,从而博物馆吸纳了价格泡沫。而后博物馆强化作品的价值属性,在博物馆平台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价值梳理、研究、认定,收藏、展示。我们看全球各大博物馆多数不收门票或者门票比较低,资金多数靠国家和企业家资助,就是要将作品的价值集中为人类生活服务,成为国家层面软实力提高民众文化修养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故宫,为了解决展示量远远比不上收藏量,会定期曝画,分期分批展览作品。
当代书画大家,有些已经被称为“大师”的,也会将很多代表作捐赠给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这是对自己作品也是对社会藏家负责的行为。而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不仅定位古代和近现代作品收藏,也有定向的资金用于收购当代艺术大家的作品。双方的行为目的都是主动为保存艺术品价值做努力。作为艺术品收藏,一旦遇到作品具备了较高恒定的价值,就要有主动将价值收藏的意识,减少流通性。也可以说,艺术创作者社会意义的终极目标就是创作出流通性逐步减弱的作品,而不是等待崩盘的流通性很强的产品;而创作者的个人意义,就是将艺术进入自己的生活,以体验生命灵性和人与天地关系的生活经历为目的,借助美术史上前辈大师已经创作出的生命体验和艺术语言经验,结合自己的个体情感,生发出有人类共性价值的作品来。北大校长蔡元培所说“美育代宗教”,我认为画家要成为艺术灵魂的“牧师”,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语言讲“道”。我作为一个创作者,深深体会到艺术创作是如何影响了我的生活。我们多数情况下不会寂寞,业余时间会有很多计划用于提高自己,时间总会觉得不够用,因为以文化艺术方式修为自己的事情,是要持续到肉体生命结束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的“为”是修为的意思。精神层面的充实,精神主动接受前辈大师的影响,那种愉悦物质无法给予。我们审美经历不断归正和提高,让自己有了别样的视角来体察大自然和人类。齐白石会趴在地上观察蚂蚁的运动规律;毕加索会用别样的眼光审视物体的结构;罗丹会用流动性的线条体会自己眼前的女裸;石涛从苍茫的山水中逃离了世俗烦扰,梵高用光芒下的风景见到了上帝的存在,弗洛伊德在一个被脚挤出颜料的颜料管里体会到了性欲望等等。据科学研究物质的攫取是不断有空虚感的,而精神的追求无止境,可以让人有持续的动力。有人说,看梵高现实生活多悲惨,穷困潦倒,可是又有谁能懂当上帝给了他精彩绝伦的艺术生活,其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赐福,能生前名利双收当然是完美,没有的话其实也已经得到太多了。所以当大师遇到生存的困境时,虽然也苦恼,但是创作所得到的精神愉悦,多数都是化解了生存的困苦,心灵是得到平衡的,否则如何能挺的了那么久?真正的艺术家,一定不是一味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而是终极追求作品被“博物馆泡沫化”的,让自己的作品流传千古美名扬!
当代书画价格的泡沫性
当代书画主要是通过作品装饰生活、品牌装点生活、价格增值服务于生活的。进入私藏的艺术品,最佳状态应该悬挂在藏家的生活空间里,浅层次美化生活空间,能够随时随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随着人的资本提升,装饰家庭墙壁的作品从印刷品年画到挂历,而后出现现诚品行画到艺术品。随着人的审美能力提高,艺术品能够满足在闲暇时驻足品味,带给人更深层更持久的精神愉悦和熏陶,岂不美哉?随着房地产的品质提升,家中悬挂的艺术品的品牌价值,成为富贵所居住的房产品牌之后的另外一个“面子”。“人活脸树活皮”,人的面子工程不知道促进了多少经济的发展,也不知道“坑苦”了多少人的钱包。但是装饰和品牌的需求依旧不能带动当代书画的蓬勃发展,当代书画的经济增值生意才是推动当代书画进入生活的内动力。通俗点说当代书画买家多数是投资和礼品为主,顺便玩玩欣赏一下为辅。谈到投资和礼品,就必须研究当代书画的价格,除了正常的审美需求,当代书画的价格高低和低进高出赚取利益才是当代书画买家关注的核心。
谈到当代书画的价格,情况比较复杂。每一个价值被认定的已故大师,曾经都是当代中的人,他们的作品其实永远活在当代,物化凝固在当代。每一个大师创作的作品,都是以当下的情感生活为依托,折射过去的人类精神,即便有超前的创新,也不具备对后世的预判。好的艺术品唯有借古谈今或者表达现在社会现状和情绪,以富有遐想余地的艺术语言,给后人以想象空间而创造未来。这些好的作品只能通过鲜活的当代人努力学习熏陶,用当代的眼光去感受,激发当代欣赏者的情感介入,进行再创造再次显现生机。越是经典大作,越能够给观者再创造的空间,让作品和观众合二为一。谈到当代书画价格复杂,就是因为每一个时代,只有水平高超的大师能够跻身美术史长河,其作品能够进入博物馆、美术馆的,成为前文所谈的“藏品”。残酷的艺术现实是,一个时代能够这样水平的创作者寥寥无几,这成为从事艺术创作行业的一大特点。几乎绝大多数创作从业者,由于天性、才华、品性、品行、修为、精神力度、技术等等原因,他们的作品是成不了上述这样的大师,都是行走在可能成为被恒定收藏的路途中的。所以谈论当代画家的书画价格,对接特点就是不具备收藏品的恒定性,呈现飘忽不定,变化多端的“在路上”的境况。而这些操盘当代书画家作品的人如果非要在现世将作品售卖为高价产品的话,就需要不断的用各种背书来证明画家已经接近或者就是大师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性的趋利本性,让人们在叫卖的时候往往自夸,越叫越高。加之现今普遍欣赏收藏者的文化审美水准极端滞后,当代书画家的价格短期内几乎没有依据其作品价值定价,多数是围绕书画家的身份背书,比如学历、师承、体制内身份、官衔、职称、行业协会地位、核心媒体展示平台推广和身后资本等来制定报价。而报价又和实际流通价格很少一致,画家或者经纪人报价后,第一轮实际售卖的价钱多数自身也不一致,几轮买家买入后要脱手盈利时的实际卖价也都不同,再加上每件作品的精品程度也不相同,在流通时价格简直就是五花八门。由于国内缺乏西方规范的经纪人制度,缺乏为书画家创作提供恒定生活创作保障的画廊为前台,画家往往自己冲到前台,扮演创作和销售兼顾的身份。在上一轮的书画经济活动中,画家感性思维的商业运作,更加促进了中国当代书画的乱像,甚至于说是骗像:虚张声势,极尽夸口之能事。大大影响了书画家积淀推进价值的进程,影响了书画买家的信心,造成了这几年当代书画价格几乎崩盘的现状。也阻碍了热爱文化艺术资本真正进入到有追求的画家手中,妨碍了资助他们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造成文化和经济双层面的伤害。
虽然经历了这一轮崩盘,我依旧对未来的当代艺术市场抱有极大的乐观观点。因为此文上述的人的趋利和对精神愉悦需求本性不会因为现状被磨灭,只能是消极一段时日后随着时间的推衍和时机的到来,重新焕发生机。即便是现在最低谷时期,依旧有很多人沉迷于书画的欣赏和买入,无非是价格较之以前少了很多。低价格的网络经济在蓬勃发展,挤掉了很多中间环节,仍在满足很多人的装饰、礼品和收藏观望需求。以国家第一书画销售平台荣宝斋为例,其荣宝斋在线网络拍卖平台,在大多数作品成交价格极大低于画家个人售卖预期外,依旧有一些名家的价格维持较高水准。从总盘看,一直是处在交易量和收益量双向增长的趋势。古代、近现代书画作品在经营上已经几乎没有检漏的机会,从事其投资收藏,需要较大的资本,而且这几年已经到达新的高度,增值空间小,只能是抗通胀的理性产品了。从1990年到2020年国内货币量增加100倍看,只有一部分当代书画能够跟上这个超发幅度。也就是说,如果你碰对了一两个当代的书画家去投资,才能说自己的资本跟上了投资的前沿。我们想想,这些年投资房产成为热门,最多也无非20倍的增值空间,有啥投资收益能赶上早期投资沈鹏、王镛;范增、范扬、史国良?当代书画投资现在首次几近崩盘,这是符合当代书画投资规律的,而且预示着新的当代书画投资的新高潮的起步。因为当代书画的投资优势就是入手资金少,投资模式灵活,以短线投资为主长线投资为辅,使得寻常百姓都可以介入。当代书画投资的最大优势恰好是其巨大的泡沫特性。由画家、买家、操盘手、经纪人等共同努力短期内吹起来的价格泡沫,远远超出了其价值。当代书画的价格超过近现代同等艺术价值作品水平的价格数倍,是很符合规律的现象。只有呈现吹起巨大泡沫的趋势,使得从业者们依托每个书画家品牌,将资金依照安全性高低流转或者短期持有,才能在这个快速流转的泡沫生成中赚到钱。这个范围内从业者主要看作品的接盘力,其次才研究作品的价值高低。当然,作品相对价值高,可以提振接盘的信心,维护泡沫存在的时间。万一押宝的标的能够进入博“物馆泡沫化”收藏体系呢?万一卖掉作品后又流通性提价了呢?这个预判和追利过程充分满足了买家的赌性金融需求。另外很多买家依照当代书画较容易介入的特性,将书画品牌植入自己实业中,用书画活动增强实业生意的交流高度,促进了实业的销售发展,吸纳了当代书画的泡沫,甚至于也顺手赚到了额外的书画经济利润。只有鲜活的当代书画,能更容易的介入到人们的浅层生活装饰中,能更加积极主动的介入到实体生意的营销中,更能促进广大民众资金的流动和文化审美的传播。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画家被邀请参加各种活动,或为奥运健将书写画卷,或描绘祖国河山和重大历史题材,或进入权贵的生活成为投资近现代书画的收藏顾问、为他们家族子女带来美育,促进贵族环境的生成……试想我们能将齐白石这些大师换回人间,参加社会活动么?当代书画的泡沫价格,其实也包含了很多这些画家活动的成本。唯有不断的拉高泡沫,才能增加这其中活动的空间和活力。随着经济下滑和货币紧缩,现有被拉高的价格泡沫自然就会被挤掉,而这些当代画家作品的价值完全在于画家自身的坚守,和价格关系不大,倒是很多画家由于利益突发来到,影响了价值的积累,甚至于毁掉了自己的艺术感受力,影响了前往经典美术的步伐。只有上一轮的价格泡沫崩盘,实际流通越来越低,让最终的买家接盘,无法售卖这些作品,才能将这些作品压缩至原始的装饰价值和品牌价值,成为非流通产品,才能解决买家们已经玩不起这场资本游戏之尴尬,才能让老买家们和新的买家有机会继续从新的画家品牌和起点玩新的资本游戏,焕发新的当代书画利益增值和资本泡沫轮回。
当代书画的金融必然性
有金融家说,金融的作用就是促进资本流动,激发实体经济活力。资本唯有流动,才能盘活资本市场,国家层面是不太考虑局部的资本增减的,只考虑资本要活,要健康流动,要能有效配合实体经济和国家资本健康,不能形成局部肿瘤或者过快、过慢流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政府,开篇就确立了以中国梦为中心,民生和文化两条路一起抓的方针原则。就是告诉国人要有撸起袖子为未来大干的梦想,一方面要稳健确保老百姓民生不乱,将生存品去金融化,这也就是“房住不不炒”的精神;一方面希望用文化有效介入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同时和金融结合,介入金融流动和泡沫,用文化的健康来吸纳金融泡沫,规避金融的资本掠夺天性,使人民乐于拿出钱财用于社会资本流动。缓解房市容易影响民生的金融问题,减缓和实体经济联系不大的股市成为资本平台的压力,防止出现太多类似邮币卡、钱币等交易的产品价值过于远离价格的不健康融资行为。
现今时代,海洋文化可以说逐步占据了主流,“流通性”成为不可回避的生产、生活方式。老百姓的生活迅速往现代化发展,促使城市化步伐加快,人口越来越集中。可以说,中国过去的农村那种靠天吃饭,自我循环的收藏性生产、生活方式越来越边缘化。我们去农村实地考察一下,可以看到人越来越少,种地的也越来越少。国人对流通性很强的“钱”重视程度超过了传统观念的“物”。国际化分工合作越来越紧密、开放、灵活,层级越来越丰富。可以绝对的说:金融成为国家和老百姓不得不面对和成为生产、生活的必须。也可以绝对化的说,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今后金融将是将各个层级个体的实力拉开距离的主要方式。人不理金融,金融也会理你,而且是掠夺性的修理,人只有积极跟上步伐,才能被掠夺的少一点,或者说能从中体会到增长的愉悦。
以文化之虚对冲金融,同时推广文化是未来艺术品投资的大方向。这些年国家层面在区块链、银行担保、艺术品保险、国家机构定价、书画鉴真技术、网络支付上已经作了很多铺垫工作。我相信,随着经济到达谷底,实体经济挺过难关后,经济和资本的活力再次起步时,下一轮的当代艺术金融交易将再次起航。而下一轮的艺术品经济,将继续围绕当代艺术主导是玩价格和资本的特性,继续依照画家的身份背书,比上一轮会多看重一些作品的价值和信用,更看重资本本身的融通,将呈现更稳定的“经纪人制度”,体现平台的稳健作用,形成更加规范的价格稳定机制,促进全民艺术品投资的形成,成为国家资本融资新的重大作用行业。艺术金融的突飞猛进发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基于上述有关人性和人的艺术品价值价格的特性,还有所有迹象表明这个时机已经到来;难在于以前的流通讲“圈子”,现在讲建“平台”,这里面打通资本的信誉和书画价值的信誉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不客气的说我国之前的金融和艺术信誉度极低,就是源于这个契约精神的缺失或者说没有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信用体系。为何中华民族如此优秀的民族现在变得只有灵活而缺乏了我们传统道德,变得只讲人情世故而轻视信誉,这个问题原因有些大,不在此文论述。但是可以积极的预见:只能将官方机构信誉背书、民间资本和高科技有效结合,建立起一个大的画家自主化销售画廊平台加区块链技术的经纪人制度化网络平台,有效的规避有关流通造假和创作标的造假,打通流通和收藏,为流通找到合理合法的退出机制,将艺术金融最终推向有信誉有文化价值的收藏体系,才可以建立起新的健康的艺术金融资本的融通体系。而新的平台将是能和阿里巴巴的淘宝相庭抗礼的今后有关投资的最大平台。这个平台由于其文化性和金融性的规范,也将被国家所关注,成为取代数字化货币作用的更大更健康的融资和艺术收藏投资的平台,将会取代各大拍卖行和画廊的首要地位,将传统模式变为补充。
有关价值和信用的认定,上一轮的市场“大家”的价格将作为当代书画的标杆依旧标立在那里,但是实际流通没有广泛性。这些名家由于个人资本早已丰厚,除了每年少量的实际品牌销售外,需渐渐回归用心追求价值补缺的艺术旅程,他们的价格也少有具备流通性上升。中国将再出现一批新的“大师”,进入新的价格上升的序列。中国的当代艺术品市场将更具备金融性,广泛介入性、稳健的泡沫性。这个市场的形成,急迫需要真正能沉下来创造艺术品价值,能将自己的艺术理想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能够放低价格预期以低价介入市场,有良好的定价契约精神,以稳健的实际销售定价的步伐紧跟再次起步的新市场的节奏的书画家。新的文化艺术洗礼将到来,同时新的资本财富也将到来。好比马云说过,谁不介入文化艺术,谁的家族将逐步跟不上社会的节奏。曾仕强也说过,文化经济运势流转,现在已经到了在全球范围内以流转观念的海洋文化盛行时期,谁不介入资本流转理财,也将被社会淘汰。
结束语
人生在世,当开始意识到成功不是生产、生活真正的目的和意义之始,还能保持在阳光下挥汗前行做功,唯以体验承上启下的运动流转作为真正生命和生活的起步,才可以说是真正生命的开始。所谓前有历史,现有生活,未来有盼望。如何不同于禽兽般只追求身心健康之浅层物质和精神愉悦,向着灵性的感召靠近,成为一个真正活着的人,成为一个灵魂完满的人,是人生活、生产,艺术和收藏的核心。如果谁有疑问,试问他愿意承认因进化论之狼性竞争是唯一规则而自己没有灵魂么?那么为什么总要做背“道”而驰的事情?我们行走在泡沫中体会世俗和行为规律给我们的流转感受,不等于我们就要成为泡沫。要在生活流转中收藏价值、收藏自己的心。
原载:中国民族文保协会研究院《即时推荐》(2020年第106期)